中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刚柔辨治抑郁症

   2023-12-01 190
导读

刚柔辨证论治抑郁症新方法,收到显著疗效。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抑郁症是西医病名,是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情感性精神障碍,临床表现有情绪低落

刚柔辨证论治抑郁症新方法,收到显著疗效。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抑郁症是西医病名,是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情感性精神障碍,临床表现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对生活丧失兴趣,自我评价过低等精神症状,以及易疲劳、失眠、食欲下降、性欲减退、头痛、咽喉不适、胸闷、心慌、腹胀、大便不调等躯体症状。在许多中医古籍中可以看到有关此病症状的记载,为现代中医治疗抑郁症提供了理论基础。


  抑郁症的发生多因郁怒、思虑、悲哀、忧愁等七情所伤,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临床治疗多以疏肝理气为主,依据其病情分别配以行血、化痰、利湿、清热、益气养血等治法。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赵志付主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提出一套刚柔辨证论治抑郁症新方法,收到显著疗效。


  辨识刚型人与柔型人


  素体阳刚之人 七情过极易出现肝疏泄太过的阳亢阴虚的肝旺证候。刚证的实证可见肝气上逆化火,进而生痰成瘀的证候;虚证可见实证日久热邪伤阴导致阴虚内热而血瘀。


  素体阴柔之人 七情过极易出现肝疏泄不及,肝郁气滞,血虚湿困的肝郁证候。柔证的实证可见于肝疏泄不及导致的肝郁气滞、血瘀痰阻、湿困寒凝的证候;虚证可见肝疏泄不及日久气虚阳虚而导致的血瘀之证。


  推崇以柔制刚以刚制柔


  肝疏泄太过而致刚证者用柔肝法,抑制其疏泄;肝疏泻不及而致柔证者,用刚法以疏肝,增强其疏泄。抓住从肝论治的环节并贯穿于治疗始终,灵活运用活血、化痰、清热、益气养血及心理暗示疏导等方法,使肝的疏泄气化功能恢复正常,刚柔相济,其他脏的气血升降出入也随之恢复。


  刚证


  常见于性情阳刚急躁、心烦易怒、情绪激动、语声洪亮、行动快捷之人。


  心肝火旺证:证见心悸、胸痛、心烦易怒、失眠、面红、便干、尿黄、舌红、脉数。此证常夹痰夹瘀,可见胸憋较重,舌暗红,舌苔黄腻。


  治法:泻肝清心。可以黄连解毒汤加减。


  心肝阴虚证:证见心悸胸痛、头晕头痛、失眠多梦、两目干涩、舌红少苔,脉细数。此证常伴有阳亢表现,为头晕头痛,头重脚轻的症状。


  治法:柔肝养心。可选用芍药甘草汤和天王补心丹加减。


  柔证


  常见于性情阴柔,心情低落、情绪抑郁、沉默寡言、行为谨慎之人。


  肝郁气滞证:证见心悸、胸闷胸憋、善太息,胸痛、痛无定处或脘腹胀满、舌红苔白、脉弦。本证多夹湿夹瘀,夹湿可见口臭、舌苔白腻,夹瘀可见舌暗或有瘀斑等。


  治法:疏肝理气。可以柴胡舒肝散加减。


  肝郁脾虚证:证见心悸、胸闷胸痛、乏力、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倦怠懒言、少气乏力、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本证多兼寒证,可见喜热饮、畏寒、手足不温等症。


  治法:疏肝健脾养心。可以逍遥散加减。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zywpt.cn/news/show-719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华亮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冀ICP备202100016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