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高红勤:做老百姓信赖的中医大夫

   2021-10-15 480
导读

“我一生最大的幸事就是成为一名中医。”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高红勤说。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高红勤考上了大学,收到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本科班的录取通知书时,她的

“我一生最大的幸事就是成为一名中医。”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高红勤说。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高红勤考上了大学,收到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本科班的录取通知书时,她的心中洋溢着欣喜。当时高红勤所在公社只有2人考上本科,乡亲们叮嘱她要好好学习,以后为乡亲们看病。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嘱托,高红勤走上了学中医之路。

兢兢业业做好科室建设

1982年,高红勤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刚一工作,她就先后到上海、苏州的综合医院专门进修心内科。学成归来,她对心内科的临床诊疗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在科室前辈的悉心指导下,她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危重症的诊疗思路,临床效果显著,深受患者信赖。高红勤非常勤奋,专业水平不断提升,被医院委以重任。

1997年至2000年,高红勤主持该院急诊科工作。刚接手时,急诊科只有她一位资深大夫,其他都是刚出校门不久的年轻医生。为了保证科室临床工作高质量运转,高红勤几乎住在科里,亲自诊治各种危重疑难患者,并在临床实践中手把手地指导年轻医生。曾有位中年女性因有机磷农药中毒被送到医院,当时患者深度昏迷,病情非常危急,为挽救患者生命,高红勤连续36个小时不眠不休,主持抢救工作,直至患者脱离危险。

在临床工作中,高红勤干得起劲,年轻大夫也学得起劲,科室医务人员的临床诊疗水平提升得很快,急诊科成为医院的品牌科室,不但患者量大幅增长,也没有任何医疗纠纷。高红勤为医院打造了能打硬仗的急诊科,也培养了一批业务扎实的急诊科医护人员。

医术高超尽心服务患者

对于患者,高红勤总是努力让他们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她始终记得自己上大学时乡亲们的叮嘱,做让老百姓信赖的中医大夫,是她始终如一的追求。2000年4月,她调到中医内科门诊工作,由于医术高超、态度和蔼,她深受患者认可,年门诊量达1万人次以上。

为了让等候的患者尽早就诊,她上班时间几乎不喝水。由于患者数量很多,时常到了下午上班时间,她才刚看完上午的患者。她总是匆匆吃完早已冷却的午饭又继续投入工作,有时,她甚至会不吃不喝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

在临床诊疗中,高红勤善于抓住核心病机,用药出奇制胜。曾有一位18岁的患者,因农药中毒出现肢体麻木无力、共济失调、肌肉萎缩等症状。高红勤详察病情后,根据基本病机遣方用药,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适量加入药性峻烈的马钱子以通达经络。患者服用后,麻木无力感很快消失,渐渐地,肌肉萎缩状态也大大改善。在高红勤的悉心治疗下,患者最终完全恢复了健康。

努力钻研注重人才培养

回忆40余年的中医路,高红勤感慨,名师的悉心指导是自己不断进步的阶梯。2008年,她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传承人,先后师从国医大师周仲瑛、朱良春等专家。在老师指导下,高红勤开始在科研方面发力,针对高血压、高脂血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获得苏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

自上世纪90年代起,高红勤将培养传承人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她承担苏州市太仓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中医教学任务,还被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聘为兼职教授。20多年来,她带教了几十位实习生、进修生,还收了两位院内师承弟子。高红勤总是带着学生出门诊,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尽快掌握各种临证技能。她还定期讲课、组织学术交流,带领学生一起搞科研,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太仓培养一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苏仓)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zywpt.cn/news/show-228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华亮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冀ICP备202100016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