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父亲、中医和我的作家人生

   2022-03-30 中国中医药报康海燕55260
导读

父爱如山,父亲是每个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人格依靠。我真正想当一名作家,是受十五岁那年差点失去父亲的经历所影响,我曾发誓要记录那段永难相忘的生活。那位叫曾宪和的中医,救回了我的父亲2020年3月,我在疫情期间

父爱如山,父亲是每个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人格依靠。我真正想当一名作家,是受十五岁那年差点失去父亲的经历所影响,我曾发誓要记录那段永难相忘的生活。

那位叫曾宪和的中医,救回了我的父亲

2020年3月,我在疫情期间写了一篇敬佩中医的小文,回忆了那段艰难的岁月和父亲起死回生的过程,发布后有二十多万的阅读量。我无数次在心里默念感恩一位名叫曾宪和的医师,他挽救了父亲,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我的父亲康正本如今是一位精神矍铄的古稀老人,谁都想不到他曾被死神召唤过。他原是海南部队的一名卫生员,退伍还乡后曾担任过家乡的赤脚医生,曾经在合作社种植过药材,记忆中邻里乡亲伤风感冒,也会来找他开药打针。父亲有一只小药箱,谁家有病人,他会放下手中的饭碗,背起药箱飞奔而去。

1992年夏天,可能是酷暑难耐,我们姐妹几个轮流发烧,父亲也一样。他想方设法买了点药,给我和妹妹们打了针,我们很快就好了。而父亲却一直高烧不退,在乡镇卫生院住院一个月还不见好。后来转到市人民医院住院,母亲去陪同。

那时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我和妹妹们都还年幼,与父母相隔几百里,只能承受思念的煎熬。母亲牵挂着我们在家的生活,我们担忧着父亲的病情和医药费从哪里来的问题。我以为我再也没有机会上学了。父母亲不在家,家里的一切重担就落在了十五岁的我和十三岁的妹妹肩膀上。

父亲住院了大半年,最后医院表示毫无办法。我记得他瘦得皮包骨的样子,记得他不省人事之时眼角渗出的泪水,记得他生命垂危之时的嘱咐:“好好读书。”医院要求回家准备后事,母亲只能带父亲回家。

那曾经是家乡人们最揪心的往事,那么一大家子,孩子们都未成年,顶梁柱倒塌,这个家可怎么办!母亲心有不甘,她说:“一定要想办法救活他,如果有后遗症,哪怕是个残疾人,他在家里坐着也有个主心骨!对于孩子们来说,起码还有一个完整的家!”

母亲到处打听消息,邻居建议她去找找邻乡中学的曾老师试试看。她凌晨打着火把,独自一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终于找到了曾宪和老师家,曾老师背起药箱,和我的母亲走路来到了我们家。

病床上的父亲气若游丝,曾老师的到来为这个艰难困苦的家庭带来了一线希望。他给我父亲把了把脉,随后安慰母亲说:“还有希望活,但可能需要两三年才能恢复正常。”曾老师的这句话,给予我母亲极大的人生希望。那种绝处逢生的信心,让她浑身长满了求生的力量。

此时,父亲已经是植物人状态,不能吃喝不能动,直挺挺地躺在床上等着命运的安排。目光呆滞,卧床不起,随时撒手人寰。方圆几十里的乡亲们都谈论着他的病情和他的人生,人们都带着深切的同情,但是爱莫能助。

家里经济入不敷出,可以说是家徒四壁。曾老师给我父亲开的中药方都十分经济。有些配方用药,母亲自己上山采药,或请家乡的亲人上山采挖。每天四个药罐子熬药,每天熬三次,这是一件十分考验耐心的工作。

半年以后,父亲的眼睛里慢慢有了些精神的光芒。他躺在床上,腿能动一动了,有知觉了。慢慢地,他能发出声音来了,虽然他的智力已经退化到了婴儿状态,不认识一个字,连亲人都认不出来。

曾老师每次来给父亲看病,母亲会把这段时期的观察和情况告诉他。医患之间的信任和配合,成为父亲康复的加速器。母亲说父亲不会吞咽不能喝水,曾老师开的处方吃了一个月后,父亲就能喝水了。后来,母亲说父亲身体僵硬不能翻身,曾老师开的方子吃了一段时间,父亲就能翻身了。母亲说,曾老师的方子“怎么开就怎么见效”。

慢慢地,父亲会点头了,母亲问他什么事,他会点头摇头表示回答。一年多后,他能站起来,在母亲的搀扶下,能从卧室走到家门口了。他的语言表达,从含含糊糊的简单几个字,到可以完整地说出一句话。

这是我们全家多大的荣耀啊,我们以为自己会成为流浪的孤儿。家族曾经做过最坏的打算,把我们几个孩子分给亲戚各家抚养。而现在,我们一家人还能在一起!

父亲的康复经历了一段长的时间,但治疗的成本比在医院住院的半年要低很多很多。当我再次放假回到家里时,父亲已经可以简单地有一些语言交流了,他能在家里给母亲做饭了。

几年后,父亲的记忆恢复到了正常状态。待我毕业在京工作定居后,他和母亲在京帮我料理家庭、照顾孩子,身体健康,精神不错。这就是我失而复得的父亲啊!父母亲目前有九个孙辈,他们亲手带大了五个。我在长篇小说《小康之路》中也写过这段故事,文学评论家、海内外的读者都深深感动。

二十八年后,我和曾老师的后代再续前缘

父母亲常常念叨要感谢曾老师,他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曾老师的孩子在网上看到了我的文章,他在评论区留言:“看了您的文章,让我又一次坚定让孩子学医了,父亲是汶川地震那年去世的。一场疫情把中医的力量彰显出来了,是金子总会发光。”

这真是天赐的缘分,就这样,医患两代人再续前缘。

2020年8月19日,在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我找到了曾宪和老师的家,走进堂屋,我先向他的遗像叩头拜谢,泪如泉涌。

打开尘封多年的书柜,我看到他当年的手迹,想象他教书育人、苦读医书以及奔走在乡间治病救人的场景,我肝肠寸断。如果我早点来找他该多好,我想听一听他当时医治父亲的感受、开方的思路、用药的考虑。而今,我只能通过他的后人讲述往事。

幸运的是,家里还有曾老师1992年的行医记录。在一个陈旧的备课本上,书写着“《索骥集(第一集)》”,时间为“一九九二年下学期”,里面记载着每一病症的治疗办法。当我翻到“蛛网膜下腔出血”这一栏时,我的心激动起来,仿佛看到先生就坐在我的对面,给我讲述当年为我父亲治病时的组方思路。这些虽然陌生却如此亲切的文字,就是曾老师挽救我父亲的良方!

我写中医药报告文学,只因爱它爱得深沉

网络上发布的那篇小文,几十万读者和我感同身受,纷纷留言讲述自己受益于中医的经历。然而,在现实的舆论大潮里,有人说中医不科学,有人说中医见效慢;有人说中医很神秘,有人说中医落伍了;有人说中医万能,有人说中医一无是处。这是为什么呢?

我不是一个中医迷,也不是一个中医师,更不是一个中医托。我就想知道,中医到底是什么。从2020年6月开始,我行走在祖国的大地上,寻找中医药之道。两年多的时间,一万多个日夜,足迹遍布十八个省市几十万公里,采访几百多位人士,阅读书籍资料,记录几十万文字,拍摄几万张图片,撰写三十多万文字,只想了解真正的中医。

我想用朴素的文学语言、用真切的人生体会、用客观的记录报告、用公正的社会评价讲述我所看到的中医。在我两年多的追寻里,在问道中医的思考中,解答我和许多人共同的困惑:中医是什么、她从何处来、传承何处去!

我也明白:解除病痛,宜中则中宜西则西,何必纠结是西是中;为民健康,中西协作相得益彰,不必问他姓中姓西!

在采访中,我发现中医学在祖国的版图上,她无所不在;在朴素的民间里,她无处不在;在长久的历史中,她无时不在。

中医药不是万能胶,也不是神秘的玄学,更不是一些江湖骗子吹嘘的包治百病的神。中医药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期待我们去发现去验证。

人的一身,不是器官的拼接,而是一个整体。人的一生,不是阶段的分割,而是一个过程。中医正是这样,既讲究整体又重视过程的伟大科学。

我是个医学的门外汉,但我是中医的受益人。在多年的找寻里,我读懂了中医:医道天德,升降浮沉,中医饱含人生哲理。认识中医,理解精髓,就是文化自信;热爱中医,客观评价中医,就是民族自信;中医是人类生命健康的实践之学,是哲学与科学和医学、文化相结合的深奥学科。

我终于找到了生命之道最宝贵的三个字:精气神!

我骄傲地说:中医不是万能,但她的确伟大!


 
(文/康海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康海燕原创作品,作者: 康海燕。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zywpt.cn/news/show-358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华亮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冀ICP备202100016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