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博学多才的屠济宽

   2022-03-24 中国中医药报单德成17650
导读

我的老师屠济宽(1916-1982年),是一位渊博多识、文体兼备的江苏常州中医界老前辈,在他仙逝40周年之际,往事历历,仿佛就在昨天;他一生为中医事业奋斗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长久积淀下来的许多记忆难以忘怀,涌向

我的老师屠济宽(1916-1982年),是一位渊博多识、文体兼备的江苏常州中医界老前辈,在他仙逝40周年之际,往事历历,仿佛就在昨天;他一生为中医事业奋斗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长久积淀下来的许多记忆难以忘怀,涌向心头,诉诸笔端,以示缅怀。

屠济宽,世居常州市区西庙沟,出身于名门望族,是毗陵屠氏开派太乙公第二十世孙,是常州名中医屠博渊(1889-1938年)之次子。缘于家庭熏陶,继承家学,勤勉好学。医不必说,更兼通音乐、善丹青、工篆刻,无所不工,还是排球高手,是1934年成立的武进青果球队队员。他是常州中医界闻名的才子,曾被聘为《江苏中医杂志》特约撰述人员。

抗战时期,屠济宽避居上海,为上海名流谢驾千所赏识,举荐进国医平民医院任职,在此期间与上海名中医“经社八才子”秦伯未、程门雪等互相往还。曾和学者范风源合著《范批汤头歌诀》一书,风行一时。

一条青果巷,半部龙城史。作为“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是常州文脉之地,是常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活化石”,并且是名医集聚的风水宝地,从明代始,曾经在青果巷居住和开设诊所的中医有20余家。青果巷205号的先医庙,又名医学祠,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面对茭蒲巷,后面就是蛤蜊滩,庙内供奉的是华夏人文始祖轩辕、伏羲、神农。此外,岐伯、俞跗等10位姓名载于医书的黄帝臣子,效仿“孔门十哲”分列两侧堂屋从祀。大门两侧有石碑两块,记载着这里作为明清府医学与先医庙的旧事。

民国初期,谢景安、朱履安、卞伯岐等常州医家,在这处宅院里成立了武进县(民国时常州改称武进)中医师公会。一批中医界名流常汇聚于此述古道今,谈医论药,切磋琢磨,捭论纵横,为维护中医合法权益出谋献策,与全国各地的中医界志士一同参加近代中医救亡运动。1947年11月1日,武进县中医师公会举行第二届会员大会,426名会员出席,选举屠揆先、沈伯藩、谢景安等11人为理事,卞伯岐任理事长,屠济宽、张揆松为常务理事,朱普生为常务监事。屠济宽是重振武进县中医师公会的年轻骨干,和卞伯岐等主持中医师公会的日常事务工作。

武进县中医师公会内设屠济宽卞伯岐联合诊疗所,内科屠济宽,外科卞伯岐。在广告上注明:“贫乏:施诊给药”,体现了慈善为怀的精神。卞伯岐(1910-1998年)是前黄乡名中医王道平弟子,以喉外科兼针科见长。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号召中医工作者联合起来,自愿结合成立联合诊所。1951年,屠济宽与谢景安首先创办常州钟楼中医联合诊所,位于市区甘棠桥北。

屠济宽1955年任江苏省血防常州组组长,赴高淳调研疫情,到灾区防治血吸虫工作,成绩卓著。1956年进入常州红十会医院,1958年评为常州市群英会先进工作者代表,同年调入常州医学专科学校任教。

我是1960年考取常州医学专科学校的,就读中医专业,屠济宽主讲医史和温病学。当时他40岁出头,清癯的面庞,挺拔的身材,慈善的笑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满腹经纶,侃侃而谈,经常以“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之类名句教诲我们。

屠济宽的家离学校很近,经常邀请学生们到他家交流,现场发挥,即兴题字作画送给学生,高兴时还拉起二胡,哼唱一段戏曲。他为中医582班学生杨陵麟刻制了一枚行书签名章,杨陵麟视若珍宝,如今这方印章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了。

屠济宽是排球高手的经历,来源于《武进日报》记者张军的一篇报道。2017年,张军发表一篇题为《常州发现一枚民国银盾》的文章,常州收藏家杨新文向他展示了一枚民国时期的银盾。该银盾上有“武进青果球队赠”“武进县立中学运动会优胜纪念”字样。武进青果球队由西庙沟中医师屠济宽等人创办于1934年,《武进县体育志》记载,上世纪30年代初,县境城镇开始有排球活动,曾举办过“青果杯”排球赛。

屠济宽具有文艺天赋,雅好音乐,担任本地区西风音乐会名誉会长。15岁受国民政府电台邀请,与上海音专陆修堂教授同台演奏二胡,得到陈果夫、陈立夫兄弟挽留,留中央电台音乐部。一年后从父博渊公立命,回常随父襄诊,之后从医。

屠济宽曾是常州市政协文化艺术组成员,1960年成立常州书法印章研究会,常州诗人、书法家钱小山任会长,屠济宽任副会长。所作山水画六法皆备,苍辣醇雅,为时人赞。

屠济宽父亲屠博渊,受业于常州儒医张兆嘉,后又师事无锡名医邓羹和学临证,深得邓师青睐,学成归里后,住常州最负盛名的慈善医疗机构“寿安”“长年”医局施诊,医名渐震,自设诊所于西庙沟敬节堂口,就诊者众多,与名医屠士初并称为“南屠北屠”。屠济宽后来亦应聘在长年医局坐诊,学验俱丰,深受病家欢迎。

屠执中,屠济宽之子,生于1947年,是一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后起之秀,是同济大学中医研究所文献工作室主任、国医大师颜德馨工作室主要成员,入选海派中医颜氏内科专家团。2000年至2010年出访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其间为印尼高层领导人诊治,将孟河医派的医德仁术带到国外。

历时400年的孟河医派长盛不衰,代有良医,枝繁叶茂,成为当今最具活力的中医流派之一,其中世代业医的“家族链”现象十分明显,仅以常州城区为例,其中不仅包涵了尚鲁公一支的屠博渊、屠济宽、屠执中等家传三代,还包括了尚旭公一支的屠厚之、屠士初、屠揆先、屠婷等家传数代。人非一人,代非一代,薪火相传,无不表现出望族家学的深厚和力量。代代传承接力,医灯续焰,弦歌不辍,功德千秋,惠民流芳。


 
(文/单德成)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单德成原创作品,作者: 单德成。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zywpt.cn/news/show-355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华亮云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冀ICP备2021000165号-2